中纺院海西分院成功举办“生物基纤维材料产业技术”研讨主题沙龙
时间:2018-12-28 来源:科技管理部
时间:2018-12-28 来源:科技管理部
中纺院海西分院成功举办“生物基纤维材料产业技术”研讨主题沙龙
为推动泉州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绿色发展,引导以莱赛尔纤维(Lyocell)为代表的生物基纤维在品牌服装中的推广应用,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在泉落地产业化,增强泉州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12月26日,中纺院海西分院在晋江市三创园创客大街路演大厅举办“生物基纤维材料产业技术”研讨主题沙龙活动。安踏、乔丹、贵人鸟、鸿星尔克、九牧王、七匹狼、柒牌、劲霸经编、凤竹等16家品牌服装和织造染整企业近30名代表参加了沙龙。
本次沙龙由晋江市委人才办、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中纺院指导,中纺院海西分院主办,三创办、绿纤公司、晋江中纺标公司协办。
活动中,中纺院总经理助理、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剑、中纺院绿色纤维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徐鸣风教授、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常帮、奥林匹克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夏斯均等分别以“中纺院Lyocell纤维产业发展趋势”、“Lyocell纤维工程化制备关键技术”、 “希赛尔纤维纱线下游应用情况介绍”、 “时尚奥运”为题作分享。
刘剑总助在分享的过程中介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在前一段时间,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打造通用技术新材料产业集团提出明确要求:通用技术集团要在3-5年内形成年产50万吨绿纤的能力,打造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主业。中纺院十八年磨一剑,从1998年开始进行Lyocell纤维产业技术立项研发,2005年建成百吨线,2009年建成千吨线,2016年12月23日万吨线开车成功,2018年实现盈利。就在近期,中国首条单线年产3万吨Lyocell纤维生产线成功开车,这是中国通用中纺绿纤发展历程中的又一突破,也是中纺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未来,中纺院将加大Lyocell纤维在河南、浙江、福建的布局,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在2019年,形成3万吨产能,启动6+6项目;2021年,形成24万吨产能,建设长丝中试线;2023年,建成50万吨短纤维,万吨长丝线;2025,形成100万吨短纤,5万吨长丝产能。将中国通用中纺绿纤建设为国际一流的产业集团。
在交流环节,企业代表与嘉宾、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九牧王、安踏、柒牌、劲霸经编等企业纷纷咨询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嘉宾、专家们就企业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据了解,希赛尔纤维生产过程以物理过程为主,无化学反应,无副产物、废弃物排出。其原料来自可不断自然再生的木材等。生产中所使用的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几乎完全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纤维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环境无污染,来源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希赛尔是真正的绿色环保纤维。
此次沙龙取得圆满成功,刘剑总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莱赛尔纤维这一原材料有着优于涤纶的强度、优于棉花的舒适性,且更为透气、亲肤。“晋江在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有目共睹,且培育了许多响当当的品牌,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这一产品助推晋江传统服装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中纺院海西分院院长助理郑小佳表示,中纺院海西分院作为扎根在泉州晋江的国字号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作为中纺院在福建设立的唯一的成果转化窗口,将继续发挥好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职能,整合行业的技术及人才资源,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生物基纤维材料产业技术在泉的落地应用,推动泉州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绿色发展。
图为中纺院总经理助理、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剑作分享
图为奥林匹克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夏斯均作分享
图为企业代表与嘉宾、专家们进行互动交流
图为企业代表与嘉宾、专家们进行互动交流
图为企业代表与嘉宾、专家们进行互动交流
(文:连妹/图:吴维炜)